![](/App/Home/View/Default/Public/Image/news.jpg)
-
导医标识将统一为四套造型
本报讯(记者刘洋)进入医院就像进了迷宫,标识不清、方向不明……今后,这种情况将在北京市属医院得到改观。昨天上午,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正式发布《市属医院导医标识设计指南(试行)》,推出了“胶囊”、“雀替”、“风筝”、“风车”四套标识造型及图形符号方案,供22家北京市属医院选择使用。据了解,首批将有儿童医院、中医医院、安定医院、天坛医院等医院从中挑选适合各自医院特色的标识并使用,未来两到三年内将逐步扩展***全部市属医院。
医院互换体验反馈部分医院标识不清
据了解,在去年市医管局推出的“相约守护”医院互换体验活动中,很多受邀走进医院进行体验的社会人士在体验后反映,部分市属医院标识不清、诊室分布信息提示不够。为此市医院管理局制定了拟“出台市属医院导医标识设计指南”的整改措施。并与北京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制了这套设计指南。***终参照北京市文化特色,设计出“生命元素之胶囊”、“上善若水之雀替”、“阳光绿植之风筝”、“阳光绿植之风车”四套导医标识造型设计方案。
四套方案颜色可多选造型突出科室特色
在昨天的展示现场,四套展示方案吸引了不少医护人员及患者代表的注意。这四套方案颜色多采用黄绿、粉、蓝等配色,效果鲜明而又营造出舒缓放松的氛围。以黄绿配色的风车造型标识为例,新标识中突出了每个科室的典型特色,如口腔科以一口整齐的牙齿为标,手术室则明示出无影灯、手术床等场景,而中医科则标示为一个正在冒着热气的茶壶。
“方便就诊时因为心急而晕头转向的患者,甚***不认识字的患者,都能清晰地找到就诊位置。”导医标识指南的设计者、中央美院教授刘波表示。此外,刘波还表示,新的导医指示图将更加突出实用性。如总平面图的设计中,将突出夜晚发光的特点,包括患者定位点、通往门急诊等主要区域的路径等都将设置明显的发光点,来清晰提示患者。
挂号单取药单同时标注具体位置
《指南》还创新性地拓展了传统导医标识系统内容,对电子导医、人工导医、就诊提示导医等其他引导患者更加便捷找到就医位置的内容进行了要求。边宝生表示,在就诊提示导医方面,市属医院将通过明示下一步就诊程序的地点的方式来引导就医。
如在挂号单上标识出将要就诊科室的具体位置、在检验单上标识出将要检验科目仪器设备所在具体位置、在取药单上标识出药房所在具体位置等等。逐步努力做到患者每拿到一份单据或凭证时,都会在单据和凭证上找到下一个要去做的项目所在具体位置,更好地引导患者顺利找到就诊位置。
此外,在电子导医方面,也将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向年轻患者提供更多选择。在人工导医方面,今后市属医院将通过门诊服务中心招募更多导医员来引导患者有序就诊。据了解,市属医院将从四套标识中挑选适合各自风格的一款来使用。目前新的导医标识将首批在儿童医院、中医医院、安定医院、天坛医院、口腔医院王府井院区等新建或改扩建医院使用,未来两到三年内将逐步扩展***全部市属医院。
2018-04-16
查看详情 -
北京市属医院将推145项便民举措 增加导诊标识
安贞医院要给导管室手术患者新增一定数量的铅围裙、逐步更换心外科大楼手术室的洁净系统;友谊医院将在出院结算大厅设立自助打印机,患者可自助打印明细单后到窗口结算费用,缩短在窗口排队等候的时间;首儿所将增加门诊导诊标识……今天上午,市属21家大医院根据公众提出的建议,推出了145项便民举措。据了解,目前市属大医院已经开始推进便民举措的落实,力争从点滴细节改进,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今天上午,市医管局举行“相约守护”互换体验季座谈会。市医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开始,市医管局系统将“相约守护”变成一项常规工作,列入市属医院党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每年的6月***9月市属医院将集中开展相约守护体验活动,各医院平时也可自行组织体验活动。去年“相约守护”互换体验季期间,市医管局把市民请到医院里,跟随大医生、大专家出门诊、做手术,进行为期一天的深入体验。市属医院的中层以上干部按照市医管局的要求走进其他医院,作为一名普通患者体验挂号、就医全过程;在院内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互相体验对方工作岗位。通过互换体验,增进了医生与患者、医院内部职工、医院与社会等多方面的理解,体验者也发现一些问题,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出好建议。针对这些问题建议,21家市属医院又制定了整改措施145项。
这些措施包括,同仁医院,针对患者反应硬件设备相对陈旧,信息系统不完善,不利于医生有效工作的问题,今年信息系统即将进行改造,南区已经上线。世纪坛医院将在诊室门口安装叫号显示器,缓解病人焦急情绪。门诊楼正在做诊室改造调整,年底完成。各诊区二级分诊叫号系统已纳入计划,预计2015年上半年实现,从根本上缓解候诊秩序。
另据介绍,市医管局在2014年初曾经制定推出的193项整改措施,通过一年多的持续整改,截***目前,既定完成时限内的179项措施已经全部完成,为患者看病就医带来了方便。
今年市医管局将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在市属医院推广住院服务中心制度。针对市民提出的“患者成功挂号后,排队候诊时间长,候诊地点拥挤,无法了解等候时间”等问题,市医院管理局在市属医院推进分时段就诊,在预约单或挂号单上显示建议其就诊或候诊的时段,患者预约或挂号后即可确定初步就诊时间,方便患者掌控时间,前往医院就诊。这项工作已经完成,分时就诊工作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效果明显。另据了解,目前京医通卡已经覆盖了19家市属医院,惠及了近40%的门诊患者。(记者贾晓宏)
2018-04-16
查看详情 -
北京将逐步完成导医标识更新改造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央广网北京12月16日消息(记者李单)目前北京市属医院标识系统普遍存在不容易辨识、不容易看懂、引导性不强等问题,没有发挥有效导医的作用,既给就诊患者带来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院诊疗秩序的混乱。为此,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启动了导医标识设计指南的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当前医院导医标识存在的主要问题,汲取发达国家、地区以及国内有代表性的医疗机构的先进经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属医院导医标识设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方便患者就医,改善就医体验,提高医院服务满意度,增进医院文化内涵,提供指导意见与决策参考。
该研究实地调研了北京市属医院当前导医标识的现状,梳理出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定量定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结合考察和专家访谈的结果,对市属医院导医标识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目前市属医院在导医标识的规划、设计与管理以及在空间设置、视觉印象方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指南》的编制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市属医院在标识规划、设计、设置、电子化以及拓展方面的诸多内容,为市属医院开展标识系统的建设及升级改造工作提供了依据。
本次特邀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专业机构的专家教授参与编撰,确保了《指南》的权威性。本《指南》设计了医学胶囊、上善若水、风筝、风车四套主题方案,设计方案既体现首都文化、时代特征,同时做到了简洁、清晰,易于辨识,***终落脚于服务患者,真正起到辅助患者快速就医的作用。《指南》创新性的提出导医标识拓展的内容,对电子导医、人工导医、就诊提示导医的内容进行阐述,为医院的导医工作提供了更多先进的、可行的工作思路及理念,赋予导医标识新的内涵。
据了解,背景市医院管理局将进一步开展对《指南》的宣传与解读工作,使市属医院充分了解《指南》的指导作用,并对操作流程进行熟悉及掌握,指导市属医院逐步完成导医标识的更新改造,实现导医标识设计制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便捷化、高效化。
2018-04-16
查看详情 -
北京发布导医标识设计指南 就医找地儿更方便
央广网北京12月30日消息(记者李单)进入医院就像进了迷宫,标识不清、方向不明……今后,这种情况将在北京市属医院得到改观。12月30日,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正式发布《市属医院导医标识设计指南(试行)》,推出了“胶囊”、“雀替”、“风筝”、“风车”四套标识造型及图形符号方案,供22家北京市属医院选择使用。方案设计简洁、清晰,易于辨识,更利于帮助患者在医院内快速找到相关科室。
落实“相约守护”专项整治举措兑现出台导医标识设计指南承诺
在去年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推出了“相约守护”医院互换体验活动,很多受邀走进医院进行体验的社会人士在体验后反映,“部分市属医院标识不清、诊室分布信息提示不够”。为此市医院管理局专门制定了拟“出台市属医院导医标识设计指南”的整改措施。一年多来,市医院管理局多方调研、反复论证,通过组织开展市属医院导医标识系统规范化管理工作,研究制定《市属医院导医标识设计指南》;规范医院标识设计和应用,提高医院标识对患者就医的实际指引作用,方便患者院内诊疗,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据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边宝生介绍,为保证《指南》的编制质量,北京医院管理局联合北京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顶尖的专家教授共同参与指南编制。《指南》编制过程中,既实地调研了市属医院及国内其它医疗机构当前导医标识的现状和问题,也检索了发达国家、地区医院标识现状,并参照国家、地方性标准及规范性文件进行比较研究。《指南》创造性地设计了“生命元素之胶囊”、“上善若水之雀替”、“阳光绿植之风筝”、“阳光绿植之风车”四套导医标识造型设计方案,引入传统美学理念,既体现了首都文化、医疗特点和时代特征,又做到了简洁清晰、易于辨识。
立足方便患者全面立体创新导医标识融首都文化元素令人耳目一新
《指南》还创新性地拓展了传统导医标识系统内容,对电子导医、人工导医、就诊提示导医等其它引导患者更加便捷找到就医位置的内容进行了要求,为医院的导医工作提供了更全面立体的设计理念和新内涵。比如说就诊提示导医部分,指南就要求市属医院在挂号单上标识出将要就诊科室的具体位置、检验单上标识出将要检验科目仪器设备所在具体位置、取药单上标识出药房所在具体位置,等等,逐步努力做到患者每拿到一份单据或凭证时都会在单据和凭证上找到下一个要去做的项目所在具体位置,更好引导患者顺利找到就诊位置。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党委副***韦江总结归纳了《指南》的几点创新与突破:一是充分体现了首都的功能与定位。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传统文化悠久、民族文化荟萃,《指南》次设计的“生命元素—胶囊”、“上善若水—雀替”、“阳光绿植—风筝、风车”四套方案,充分挖掘了北京的文化内涵,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在引领文化创新方面所做出的积极探索;二是充分融合了服务的意识与理念。《指南》充分结合了人体工程学与传统美学的理念,不仅对于导医标识的放置位置、高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对“胶囊、雀替、风筝、风车”等图形以及“阳光、天空、水、绿植”等颜色的演绎,完成了4套推荐方案的设计,旨在为患者创造一个温暖、舒适、健康、希望的就医环境,体现人文关怀、病人***上的服务理念;三是充分拓展了市属医院导医服务内涵。《指南》不仅对传统标识系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也对电子导医、人工导医以及就诊提示导医等方面提出了设置要求,形成多种方式立体的导示系统,方便患者更加便捷就诊,不再让患者找不到北。
“相约守护”体验者“验收”整改成果“守护天使”志愿者发布会现场导医
付建荣是市医院管理局特聘的社会监督员。去年,已退休的付建荣也参加了“相约守护”互换体验活动,在意见征集座谈会上,她结合自己的体验感受提出:“要增加一些就诊提示,包括各个楼层平面图,这样患者抬头一看一目了然,就能够快速找到自己就诊的目标科室”。今天,付建荣和“相约守护”的另三名体验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工程师刘梅、东城区***干部韩建、朝阳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悦金成,一同受邀参加了市医院管理导医标识设计指南的发布会。看到市医院管理局这么重视自己的建议,不仅落到实处,而且落实得这么好,付建荣和刘梅非常兴奋,连连称赞。
《指南》发布会现场,还特意安排了几名“守护天使”志愿者导医。“守护天使”志愿者也是北京市医院管理局落实群众路线“相约守护”整改举措之一。目前北京市属医院已有近万名“守护天使”志愿者在市属医院从事门诊导医、患者陪伴等志愿服务工作,不少退休职工、社区居民、高校学生、公司白领等利用退休后、假期、下班后、周末等业余时间到医院从事导医,有的一周来半天,有的一天来一小时,时间虽不长,但人多力量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院人工导医不足的情况。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给“守护天使”志愿者们,统一了服装、统一了标识。据了解,下一步还将统一“守护天使”导医台,让患者们一走进门诊大厅就能看到“守护天使”志愿者导医们的身影。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提高市属医院导医标识规范化、标准化整体水平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基础运行处处长樊世民表示,随后两天内,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将组织22家市属医院广大医护人员参观《指南》展览,深入学习了解《指南》内容,从而更好促进市属医院导医标识建设。下一步,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将组织市属医院按照《指南》要求,制定市属医院导医标识系统改造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北京市市属医院导医标识体系,提高市属医院导医标识规范化、标准化设置设计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018-04-16
查看详情